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从“小话痨”到文化小使者,这位少年讲解员要让世界看见南山

时间:2023-08-11 23:13:27来源 : 腾讯网

“哥哥,玉玦是什么?”“哥哥,蚝壳墙是哪个历史年代产生的?它除了美观以外,还有哪些作用?”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三楼展厅里,一群小学生正围着一位15岁少年,眼里绽放求知若渴的光芒。少年不仅耐心解说着文物的来历,还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故事引导他们思考,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位少年,就是来自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海中学初三年级的吴祎凡同学,在南山博物馆做志愿讲解服务的时长已接近100小时。本次“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之“了不起的南山少年”活动文脉之行中,吴祎凡和蒋正昊两位南山博物馆少年志愿者讲解员加入南山少年团,与大家一同在调研探讨小课堂上进行头脑风暴,为挖掘南山历史文化“符号”、打造出一份“南山礼物”发挥创意。

在南山博物馆的每个角落,都经常能看到身穿绿马甲、戴着耳麦、声音稚嫩的少年志愿者讲解员,他们是南山博物馆的文化小使者,努力将南山的历史文化“符号”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深入了解南山历史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资料图】

做讲解员的这四年:

一周内背诵3000字,半小时被问50多个问题

今年是吴祎凡在南山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的第四个年头,对于馆内的展品,尤其是古代南山展厅的展品,他能如数家珍,自信大方地向大家展示。但是,在做讲解员的这四年里,他也经历过十分艰难和尴尬的瞬间,在实战与鼓励中慢慢成长。

2019年夏天,南山博物馆发布了招募小讲解员的消息,吴祎凡顺利通过了报名者海选初试,经过7天的培训以及最后的讲解实战,他在现场展示了作为讲解员的热情、才华和才艺,得到了专业评委们的认可与点赞,成为了南山博物馆文化小使者,那时他仅有10岁。

在讲解实战考核中,有很多现场应变的问题,还有一些3000字的讲稿要在7天之内消化吸收,这对当时四年级的吴祎凡来说,是很困难的任务。“说真的,那段时间还谈不上多么热爱,只是出于一种单纯的争强好胜心,推着我一直往下走。尤其当我看着周围跟我一样大,甚至比我还小的小朋友背得滚瓜烂熟,我就强迫自己坚持下去。”

而成为志愿者讲解员正式“上岗”后,作为萌新的吴祎凡很快又遭遇到了讲解员生涯中最尴尬的半个小时。他回忆道:“五年级的时候,有一位逛展馆的叔叔过来找我讲解,这位叔叔是求知欲特别强的一个人,我清楚地记得,一场半小时的讲解,他问了我50多个问题,基本就是每走两步他就停下来拽住我问。”

“小朋友,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那时的吴祎凡对于讲解稿件的熟悉程度和历史文化知识储备都不够充分,没有现在这么自信,应变能力也欠缺,碰到会答的问题,语速嗖地一下就飙起来了,而碰到不会的问题,立马就紧张起来,支支吾吾开始打转,然后只能沉默着低头领着叔叔往前走,那次尴尬的经历给了他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在他讲解完后,羞愧地以为会遭到批评和责怪,却听到了叔叔的鼓励:“小朋友,你很厉害,我问了这么多刁钻的问题,你都能给我解答”。

在讲解员生涯中学习、成长:

从小是个“小话痨”,报名参选是受妈妈鼓励

如今的吴祎凡在南山少年团中是“历史小百科”一样的存在,常常得到小学生们的掌声和崇拜。他认为,正是那次叔叔的鼓励让他更加坚持讲解历练,慢慢地,他对展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当初的坚持有了新的追求——“这种感觉慢慢演变后,就会发现自己真正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别人的称赞了,我其实现在更喜欢别人问我问题我答出来这样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讲了给我鼓掌,我觉得这是一种成长。”他解释道,特别是在学过初中历史后,他会把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扩展到展厅讲解中,把展厅讲解中的理解运用到课堂上的问题和学习生活中。

从最初的小骄傲、小自豪,到遭遇讲解生涯中的尴尬瞬间,到运用课本知识与展厅讲解内容相互融合,南山博物馆少年志愿者讲解员的经历让吴祎凡感到,“这是一种良好的双向循环的过程。”

然而这种成长的收获,却并非当初年幼的他所能预料到的。小时候,他认为数理化、计算机等知识才更加符合男生的胃口和性情,对于文科类的知识有一点抵触心理,所以当初其实是妈妈鼓励他参与南山博物馆文化小使者选拔的,他说:“当时我就简单问了几句,我也不知道讲解员到底是什么,就感觉是语言方面的,而我是有语言专长的。”

吴祎凡妈妈则解释,“从小到大,他的很多活动安排基本都是尊重他个人的意愿为主,但因为他从小就是个‘小话痨’,我们希望他能把握这个特点并发展为长处,所以就鼓励他积极报名参选南山博物馆文化小使者,让他能以这种积极且正能量的方式好好‘说话’说个够。”

城市身份认同逐渐发生变化

心怀南山,立志要让世界看见南山

你是哪里人?每当遇到这个问题,很多深圳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回答自己的籍贯。曾经,生在南山、长在南山的吴祎凡,回答这一问题时会说自己是武汉人。但是在成为南山博物馆文化小使者的这四年里,他发现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并不是像他想的那样单薄,不仅仅有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他发现深圳有着横跨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

如今,遇到一些来自西安、北京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朋友,吴祎凡也可以自信地告诉别人:“我的老家在武汉,但我是深圳人!我来自深圳市南山区,我会介绍深圳的历史和人文特色,它不只是一座国际大都市,还是中国南方海防的一个重要布局中心,还有着南头古城千年的情怀传承......”

作为一名深二代,讲解员的经历让他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在不断增强。“在南山博物馆讲解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深圳人,有什么该骄傲的,什么该自豪的,有什么该让别人也知道的……这是我的义务。”吴祎凡认为,少年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不应该只是机械地吸收文化,更应该尝试提升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同修复文物一样,加入时代的观念,磨去那些已经过时的“锈迹”,让文化更好地为时代服务。同时要丰富文化的体现形式,不要让文化只停留在逢年过节和旅游景点,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譬如写作文以文化为主题、闲暇时上网学学剪纸等传统技艺。

在这次“了不起的南山少年”文脉之行活动收官之际,他感慨:“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把南山装入心里了。心怀南山,要让世界看见我们南山!”南山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张亚东在现场评价两位少年志愿者讲解员:“他们不愧是我们的文化小使者。”

吴祎凡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圳少年”的基本特质,尤其表现在自信与友好上,“这从我讲解的经历就可以看出。”在他看来,深圳是一座友好、先进的城市,文化底蕴带来的包容性加上新兴发展所产生的吸引力形成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形象,作为深圳的少年,自然应该拥有创新的意识、自信的面貌、友好的品格、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实习生 张艺馨

摄影:南都记者 冷锋 赵炎雄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