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世界报道:业绩起伏、负债率高企 蓝山屯河募资扩产追问

时间:2023-07-05 10:02:02来源 : 中金在线财经号

进击之外,去化是关键

作者:石侦

编辑:李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风品:彦规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IPO,是一场实力秀肌,也是一次长情奔赴。

6月30日,伴随浙江雅虎首发过会,今年过会企业达到第174家。同时,沪深两市有8家拟IPO公司处于“暂缓审议”状态。

5月25日,深交所创业板四家企业同时上会,三家顺利通过,只有蓝山屯河被暂缓审议。

01

业绩起伏较大

LAOCAI

公开资料显示,蓝山屯河主要从事丁二醇(BDO)、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等精细化工基础原料、PBS系列生物降解材料、PBT等化工新材料和PVC型材等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20年—2022年,企业营收32.56亿元、65.73亿元、58.28亿元。其中,2021年、2022年同比增长102%、-11%。同期净利-6904.05万元、223075.56万元、108444.51万元,其中2021年、2022年同比增长3331%、-51%。毛利率11.89%、48.6%、30.96%,主营业务毛利率 11.63%、48.69%和 30.66%。

可见,企业业绩起伏较大,2021营利双增、2022年营利双降。大起大落间,成长稳健性亟待提升。

对比同行,波动也显“异常”。以2021年为例,公司营收同比增超1倍,而同行可比上市公司中,增速最快的恒逸石化,也只有50.03%。而2022年,多数同业可比上市公司营收出现正增长,蓝山屯河却出现11%降幅。

02

何消周期波动影响

LAOCAI

深入业务面。2020年至2022年,公司主营BDO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21.68%、29.53%、27.24%。

据Wind数据,2013年—2019年行业BDO价格主要在10000元/吨上下,最高价格未超15000元/吨。

而在供应量缩减、运输受限及下游补仓等因素影响下,BDO价格从2020下半年开始触底反弹,涨势延续到11月下旬,之后进入高位震荡至2021年1月中旬。

均价达到25152元/吨,环比上涨171.8%,年内最高价达到31000元/吨,直接刷新了近十几年价格纪录。

由于BDO是蓝山屯河其他产品PTMEG、PBT及PBS系列产品的原材料,受益价格上涨,蓝山屯河主要产品2021年售价随之水涨船高。

然进入2022年,BDO市场价格又开始进入下行周期。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初国内BDO的最高价30830元/吨,截至同年11月25日已跌至9880元/吨,价格累计跌幅67.95%。

显然,这种周期波动,为公司业绩带来不可控性。如何增强产业链把控力、降低经营不确定风险,是一道严肃考题。

03

负债率高企、募资扩产激进不?

LAOCAI

看看高企负债,不算多苛求。

2020-2022年,蓝山屯河负债总额为71.86亿元、54.08亿元、55.38亿元,占营收比220.7%、82.26%、95%。

行业分析师刘锐玲表示,业绩增长时,上述债压有腾挪空间,但遇到业绩下降、行业周期下行,则需警惕现金流风险。

其实,蓝山屯河也深知利害,其募资用途第二项,就是补充流动资金13.5亿元,占募资总金额近三成。

聚焦此次IPO,拟募资金45.02亿元,其中,最大项目15.71亿元用来投资24万吨/年聚酯类可生物降解项目。

项目主要通过新建1套2×6万吨/年聚酯类可生物降解树脂生产装置和1套12万吨/年聚酯类可生物降解树脂生产装置,以及相配套的热媒装置、THF回收装置、公用工程设施等,生产PBS、PBAT和PBSA等生物降解材料。

考量在于,公司现有12.5万吨/年产能:包括年产能6万吨/年的PBT生产装置、0.5万吨/年的PBS系列生物降解材料生产装置,以及2×3万吨柔性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生产PBS系列生物降解材料和PBT树脂产品。

在行情较好的2021年,公司PBS系列产量6.3万吨,销量为5.12万吨,产销率仅81.26%;2022年产量滑至4.7万吨,销量至4.26万吨,即使PBS系列产销率升至90.55%,依然未能满产。

不可否认,随着2020年薪“限塑令”颁布,以环保著称的PBAT/PBS行业发展增速明显。截至2022年末,我国可降解塑料行业规模已超80万吨/年,从产业化阶段看,PBAT和PLA的产业化程度最高,引领市场主流。

但也要看到,行业发展快速的同时,PBAT生产壁垒并不高,众多企业竞相布局扩产。截至2022年末,国内PBAT/PBS规划总产能已超2000万吨/年,在建产能超385万吨/年。

而市场需求是有限的,据子弹财经,中信证券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场真实规模不超300万吨。

不禁疑问,上述募资扩产是否过于激进、多少去化底气。一旦销售不利、产能过剩,衍生风险又知多少?

本文为铑财原创

关键词:

(责任编辑:黄俊飞)

推荐内容

Back to Top